随着汽车产业核心驱动力从“价格优先”向“价值导向”深化转变,保值能力已成为评估产品综合实力的硬指标。在2025年7月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袂精真估联合发布的《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中,上汽大众旗下四款明星车型在各自细分领域拔得头筹:途昂以57.68%的三年保值率登顶主流合资中大型SUV榜单首位;途观L以71.35%的一年保值率在20-25万合资中型SUV市场傲视群雄;ID.3凭借42.39%的三年保值率成为合资纯电紧凑型车标杆;帕萨特插电混动则以49.13%的三年保值率稳坐插混中型车第一把交椅。这份耀眼的“四冠”殊荣,正是市场对上汽大众产品力和可靠性最高规格的肯定。
终身保障体系减轻全周期拥车负担
然而,优异的二手车残值仅是上汽大众产品价值链的一环。2025年,该品牌更进一步,将全系燃油SUV原先的“动力总成终身质保”范围扩展至“整车终身质保”。该政策覆盖包括动力系统、悬挂与转向装置等核心部件在内的大量组件,并依托覆盖全国的近千家授权服务网点提供规范化维保。这种“购车一次,终生无忧”的制度设计,从根本上削减了用户的长期持有开支。结合“一口价”的透明化销售机制,用户在购车环节即可规避议价过程,进一步简化决策、压缩入手成本。
这一系列措施构成了一个完善的价值闭环:高品质新车确保了低故障发生率与维修频次;终身质保锁定了长期养护开支;出色的保值能力则在车辆流通退出时保障了残值回报。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所强调:“唯有市场转向价值驱动,中国汽车才能真正赢得未来竞争。”上汽大众通过将“品质-服务-价值”深度捆绑,正在重新构建起“养车不贵,换车不亏”的新型用车生态图景。
近8000项基准打造品质基石
支撑其高保值率与终身质保承诺的底气,源于上汽大众四十余载对德系精工基因的不懈追求。其研发与验证体系包含涵盖整车及零部件的近8000项设计和开发基准规范,加之贯穿项目全程的质量保障机制,共同确保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品质如一的稳定表现。
在大规模验证环节,每一款车型都必须经受住六大类、80余主项、超过3000种组合工况的严苛考验:极限环境模拟——整车的耐候测试覆盖近120℃高温曝晒至-50℃深度冷冻;防腐评估则模拟出长达12年使用后的状态。机械耐久挑战——车门开启闭合重复多达10万次(用户实际使用约30年的强度);四通道液压振动测试模拟极端恶劣路况冲击。智能安防冗余——电磁兼容试验采用高于国家标准4倍的辐射强度;声学实验室可捕捉比深夜安眠环境更细微的噪音。涉水可靠性——整车暴雨淋淋测试模拟22种涉水情形,降水量远超特大暴雨级别。
“定义一款车能否进入市场,上汽大众有‘一杆秤’。”总经理陶海龙强调,“每个结论都基于大量试验验证与持续更新的标准。”这种对本质的坚守,使得企业在加速研发中依然紧守安全底线——平均每个项目投入200台测试车辆,单车极限验证里程高达10万公里(相当于用户行驶30万公里),测试周期横跨一年半的酷暑寒冬。
隐性品质铸就可感价值
当前,汽车产业正迅猛向“智能移动空间”演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指出:“汽车测试已成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生命线。”上汽大众一直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通过其硬核的验证体系,将“看不见的品质”切实转化为用户可直接感知到的核心价值。
通过严苛标准与完备开发体系的双轮驱动,上汽大众构筑了坚实的品质防线:质保体系与研发体系并行推进,保障全周期品质始终如一;超前考量各类潜在风险点,思考远超用户预期,并以极端验证标准确保持久可靠安全。近8000项整车及零部件标准、严谨的研发与验证流程、“硬核”级的验证考验——这一切努力,只为筑牢安全基石,让用户享“用得久、用得值”的用车体验。
在保值率优势、终身质保承诺以及严苛的品质管理体系三重保障叠加之下,上汽大众正将“高品质=低使用成本”的公式,镌刻为行业公认的标准。当全周期拥车成本的高低日益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的核心因素,这种对长远价值的笃定坚守,正成为企业在汹涌澎湃的智能电动化浪潮中,构筑强大竞争壁垒的关键支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