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能源汽车 >

小区新能源充电桩为什么遭“限流”?代表建议:试行低谷时段预约模式

因为不堪短期内陡增的用电压力,小区暂停新能源充电桩的安装;只有拥有个人产权的固定停车位才有资格安装;公共充电桩建设标准不一,使用率仅1.79%,用户满意度仅7.3分……这些种种尴尬的原因都使得新能源用户的体验度屡创新低。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有代表提出建议,在新能源车销量不断上升的大环境下,应该要对充电桩进行统一标准设计,规范其使用流程。

满意度仅7.3分

充电桩成新能源用户核心痛点

上海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新能源汽车销量约占全国销量的10%左右。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大,道路拥堵加剧。

为缓解拥堵,2020年10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于发布了《上海市公安局关于调整本市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对部分城市快速路(高架道路)的交通管理措施进行调整。

根据2019年上海市交通运行监测年报统计,目前,在沪外牌车约170万辆,限行将带来大量的外牌更换及新增沪牌需求。而上海每年沪牌投放数量仅有约10万张(2020年促进汽车消费增加4万张),难以满足存量替换及新增需求,因此,大部分需求将转向新能源汽车牌照,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

凭借可送沪牌的政策,叠加外牌限行新规的刺激,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一波热度,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里,市人大代表秦钠就提交了一份《关于规范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用的建议》。她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好运行首先要解决的是持续供能的充电桩问题。

用户的体验度最能直接反应问题。秦钠告诉记者,2019年8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就曾发布了一则《2019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研究报告》调查,其中显示:当前新能源车用户对充电体验满意度最低,只有7.3分。“这充分说明充电体验已成为新能源车用户的核心痛点。”秦钠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也指出,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

申请过程繁琐

小区私人充电桩遭“限流”

然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秦钠和“上海大学民盟社情民意工作团队”的徐聪博士等在调研中却发现,不少小区的私人充电桩被“限流”了。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充电桩建设推进情况不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进同步。”秦钠直言,由于停车位紧缺,部分小区从一开始就规定,只有拥有个人产权的固定停车位才能安装充电桩。

秦钠还发现,因为小区充电桩的流程繁琐,车主需在电桩安装前,提前与物业进行沟通,商定规划施工方案,并向电力公司的营业厅申请单独的充电桩电表。如果车主停车位无固定产权,则难以获得物业的同意批准。

此外,由于小区电流和电压的分配问题,无论是老旧小区还是新小区,都无法承载太多的私人充电桩的安装。“还有部分小区因为不堪短期内陡增的用电压力,暂停部分车位的充电桩安装。”秦钠说。

公共充电桩建设标准不一

日均使用率仅30分钟

在秦钠提交的建议中记者发现了一组数据,根据此前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显示,2019年该市充换电设施共计27.7万个(提前达到“十三五”规划21万个的目标),车桩比约为1.08∶1,遥遥领先于2019年全国3.4:1的水平。

然而,据上海市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市级平台发布的2019年5月数据统计月报显示,上海市公交专用站点充电桩使用率为12.73%,小区专用站点充电桩使用率为3.02%,而公共站点充电桩使用率仅有1.79%,初步估算,每根公共站点充电桩平均每天只有约半个小时的充电时间。

换言之,上海市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不容乐观。而且,从用户体验看,充电难问题还未完全解决。

“公共充电桩使用率不高存在多方面的因素。”秦钠告诉记者,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多样化占比不小。“充电接口上,由于全球存在美、欧、中三大充电接口标准,因此,各车企在配置适合各自技术路线上对充电接口也进行了区别设计,就意味着目前国外的车从硬件接口上就无法与国内充电桩进行连接。”她说。

此外,电动汽车充电国家标准GB/T20234在2013年正式颁布实施,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不够完善、细化等问题开始显露。而在实际生活中,各个充电设备商和汽车生产厂商都存在自己的充电协议,但二者的协议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不仅如此,充电设备商在设计中也缺乏对其充电协议上兼容性、通用性的考虑,每当电动汽车投放使用时都需要与充电设备进行联调。“部分车企对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协议也采取的是保守的态度,开放程度不够,这就导致双方缺乏有效沟通,形成了技术上的屏障。”秦钠说。

【代表建议】

避开生活用电负荷高峰

实行低谷预约模式

为了有效维护充电桩的管理秩序,秦钠建议,建立多种充电预约渠道,规范小区私人充电桩建设流程。比如,智能有序充电可降低电网冲击、减少电网改造,并对新住宅的安装条件提出一定的要求。

“私人桩成本比较低,技术上相对成熟,虽然存在不少难点,但仍然是多数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的首选。”秦钠说。因此,她建议政府进一步推行智能充电和预约模式的软件,在现有的私人充电桩的数量下实行错峰充电。

“居民生活用电在夜间有低谷期,若充分利用低谷容量空间,实行在特定低谷空间的预约充电功能,现有配电网进行少量的改造或根本无需改造即可实现社区全部车辆充电,可很大程度解决私人建桩过程中的电网扩容难等问题。”秦钠说。

此外,秦钠还建议,加大资源整合和协调,统一公共充电桩的设计标准,加快充电桩标准体系建设。“建议政府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程文件,并且在招投标过程中,对公共充电桩的充电接口和运营商协议作出基本的强制性规定。”她说,对于现有的大型商场、地下停车库的收费行为进行规制,对利用公共充电桩充电的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停车费进行减免。同时,充分利用数据的追踪功能,对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状态进行更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