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能源汽车 >

新能源车“谍报”再至|有特斯拉的高性能,更有红旗“氢燃料”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第34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除了整体占比大大增加之外,此次申报的产品类别也十分丰富,囊括了纯电、混动、插混、氢能源等车型,而较为重磅的新车更不在少数。

下面,我们不妨通过其申报信息、来提前打探一番,看看它们各自都有何亮点?……

特斯拉Model 3(配置|询价)/Model Y(配置|询价)高性能版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当红炸子鸡”,特斯拉旗下的每一款产品都备受外界关注,尤其是Model 3、Model Y这两款国产车型,目前在国内的销量相当出色。其中,上市仅两个月的Model Y在今年2月的销量榜中已一举冲到第三位,且看似后劲十足。

此次特斯拉申报的两款车型为Model 3/Model Y高性能版,它们在外观、内饰和车身尺寸方面,都与现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轮毂等细节处有所调整。比如,Model 3高性能版配备了红色的制动卡钳;而Model Y高性能版则配备了黑色的轮圈,以凸显其运动性。

在动力方面,两款新车均搭载前后双电机,其中前置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37kW、后电机最大功率则为220kW。由此,Model 3高性能版之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3s,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605KM;Model Y高性能版之百公里加速时间则为3.7s,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480KM。

至于价格方面,如果参考美国市场——两款新车在动力提升后,其售价预计也会小幅度上调。所以,如果有想要入手Model 3/Model Y高性能版的朋友,不妨趁目前还没涨价,抓紧时间“捡便宜”。

疑似理想ONE(配置|询价)改款车型

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其实算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它推出的理想ONE并没有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纯电、插混、混动等驱动方式,而是一款增程式电动SUV——这种相对小众的动力结构,让理想ONE自上市以来就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并饱受争议。

然而面对市场的质疑,理想汽车却用销量给予了最好的回应。在目前仅销售理想ONE这单一车型的情况下,其累计交付量截至2021年2月18日已突破40000辆,这也创下了“造车新势力”的最快交付纪录。

从此次的申报图中可以看到,除了企业名称由“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外,新车的车身长度较在售车型增加了10mm,同时前悬/后悬数据从940/1145mm变为了940/1155mm,且新车的VIN码也发生了改变。

对此,有媒体猜测本次申报的新车型为理想ONE的中期改款。但也有理想汽车的工作人员就此表示,真实情况是企业名称变更后、为了符合ETC预装的相关规定而申报新车型,并非“改款车型”。

对于曾经备受质疑的理想汽车而言,2020年可谓是“翻身”的一年——无论营收、销量还是股价,其成绩单都可以让李想“松一口气”。根据目前的计划,该品牌将在2022年推出第二款量产车型,它将是一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此外,理想汽车也已经启动纯电动车项目,首款产品预计于2023年推出。

天际ME5

除了理想ONE之外,在本批次的申报目录中还有另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型——天际ME5。作为“造车新势力”天际汽车的第二款量产车型,新车定位为紧凑级SUV、比ME7略小,其整体外观依旧采用了家族式设计风格。

在动力方面,天际ME5提供纯电和增程式两种选择。其中,纯电车型采用三元锂电池系统,电机峰值功率可达150kW;增程式车型则采用1.5L发动机+150kW的电机组合,其电池容量为30kWh,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50km。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国内已有多家车企开始布局增程式动力,如已经亮相的岚图FREE、赛力斯SF5等车型;此外,哪吒汽车也计划推出增程式电动车。

其实,增程式动力并非创新技术,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它在国内并未大规模应用。眼下,以“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多家车企,均选择将增程式动力作为其未来的技术路线,难道又要掀起新一轮的“增程式”风潮?……

红旗H5氢燃料版

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中的一种,氢燃料汽车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虽然就目前来看,它还远未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主流;但从近几个批次的申报目录中,我们仍不难发现诸如长安CS75氢燃料电池版、广汽氢能源埃安LX,以及本次的红旗H5氢燃料电池版等车型。

由申报信息可知,新车的外观依然延续了红旗H5普通版之设计,端庄大气的同时、还带点运动气息。此外,新车的尾部还增加了FCEV之身份标识。

在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190马力的驱动电机,由氢气作为燃料驱动,与之匹配的则是三元锂电池组,预计其百公里加速时间在10秒之内,综合续航里程可达450km。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提升、成本逐步下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推广步伐其实也在大大加快,并引得众多国内外车企不断“加码”。但与此同时,由于目前确实还存在不少技术难题尚未被攻克,亦导致它暂时还不能像纯电动汽车一样、广泛地投入到市场之中。

不过就目前来看,各大汽车厂商也都已早早开始对此进行“布局”,以便为将来可能的市场机遇预留空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