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动车 >

巨头500万增量跑步进场 洗牌加速 谁能成为共享电单车下半场的幸存者?

微信图片_20200706090446.jpg

“一个月回本,一年净赚百万”。相信许多商家被不少共享电单车平台的疯狂撩拨的心潮澎湃。在疫情尚未完全终结的当下,被央视等主流媒体大肆倡导的“一人一车”正在成为重要的的出行方式之一,共享电单车则在资本的加持下一路高歌,动辄上百万台的订单砸得行业一阵阵心跳。

的确,无论是营利能力,还是满足消费需求,共享电单车似乎完胜曾经疯狂最后一地鸡毛的共享单车。但,机遇的背后,风险仍在。

上半年,青桔单车斩获10亿美元融资,美团共享电单车也曾以百万订单的大动作秀了一下肌肉,哈啰更是在2月份便对外宣称已经在超过320座城市提供服务,号称已经拿下约70%的市场份额。

微信图片_20200706090451.jpg

据悉,三大巨头2020年计划投放市场的共享电单车将会超过500万台,也有消息称去年活跃在市场上近百家共享电单车平台已有近半数停摆。

很明显,洗牌正在加速。这个时间如果要选择加盟,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沦为陪葬品。

那么,谁才会成为共享电单车下半场的幸存者?说实话,小编也不清楚,但以下几个维度不妨做一下参考。

谁能拿下更多的投放权。2017年8月,交通部、中央宣传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随之而来,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纷纷表示“不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并正在逐步清退市内共享电单车。

微信图片_20200706090454.jpg

相信即便是对共享电单车开放的城市,为了方便管理和规范,招投标或许会是众多平台进入市场的必要途径。即便是不需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上牌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长沙、南宁等城市,已经放开共享电单车的上牌工作,并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积极引进共享电单车的入驻。而共享电单车的上牌,在许多城市仍然存在困难,要看各地相关政策。一般情况下电动自行车的牌照只给个人,一辆电动车只能对应一个身份证。这是共享电单车遇到的另一个阻力。

谁具备更高效的运维能力。如果说投放权和路权是入场券的话,面对三大巨头的绞杀,高效的运维则是其他平台的免死铁券。共享电单车虽然使用频率和费率优于共享单车,但近4000元/台的投放成本、维修换电、电费房租等都是不得不面对的压力。对用户喜好的洞悉、投放点的规划、车辆的合理调度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对于众多共享单车品牌而言,硬面刚必死无疑,毕竟资本的碾轧是野蛮的。

微信图片_20200706090457.jpg

共享单车时代,当摩拜与ofo在一线城市大打出手的时候,哈啰则一直在二三线城市猥琐发育,占据二三线城市半壁江山的哈啰在阿里系的介入后逆风翻盘,终场ofo风光不再,摩拜委身美团。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倒下的共享单车品牌不下数十个。随着三大巨头迅速的攻城略地,共享电单车领域一场更大规模的争夺战或许随时开打。

谁能最后称王?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