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能源汽车 >

新能源车1000公里续航之争,专家:人为造成的里程焦虑

时代周报记者 郭梓昊

“如果有人说,(他的电动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的安全,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1月16日,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舆论热议。此前,多家车企相继给自家产品打上“1000公里续航”、“几分钟快充”的标签:1月15日,广汽表示,自家搭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车型8分钟可充满80%、NEDC续航1000公里,且制造生产成本降低90%以上;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新固态电池包,表示搭载该电池的车综合续航里程,可突破1000公里。

中科院院士打了谁的脸?

1月17日下午,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电动车百人会线上论坛回应质疑时称,欧阳明高的话,“大家要注意,不要理解偏了,不要把技术问题和推广运营的问题混为一谈”。“今年1000公里续航的车肯定要出来,快充也是肯定要出的。8分钟充满1000公里,理论上是可以的。”

当日下午,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秉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抛开车辆重量、充电安全、对电池的伤害、性价比等问题,‘理论上’这三个字没有意义。1000公里续航、几分钟快充,更像是车企的一种营销手段。”

“人为造成的”里程焦虑

2021年伊始,1000公里续航里程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1月15日,广汽埃安发布海报称,其搭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车型,8分钟可充电80%,NEDC标准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1月13日,智己汽车宣布,旗下首款车型与宁德时代开展合作,搭载“掺硅补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更早时候,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150kWh固态电池,并称搭载该电池的车型,“NEDC续航可达到1000公里”。

如此执着于1000公里续航的标签争抢,背后呈现的,是各大车企普遍存在的“里程焦虑”。

一直以来,“里程焦虑”都是卡住新能源汽车脖子的关键问题,是车企和车主共同的焦虑。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增设充电桩到油气混合方案,最终的解决办法落到了电池身上:在各大新能源汽车的宣传海报上,凭借新研发的电池,续航里程从300公里直线飙升到1000公里甚至以上。

“车企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焦虑、攀比,主要是自身人为造成。”王秉刚认为,1000公里续航,本身就不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技术指标。几分钟内充完电,即便目前能够做到,但也会损耗电池,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宣传其实并不好。”

此外,王秉刚还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主要以城市内部为主,大部分车型能够做到400、500公里的续航,其实就足够了。“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需要更多的责任意识。否则特斯拉、蔚来一看,我们也不服气,就跟着一起忽悠消费者了。”

2035年:新能源车、燃油车各占半壁江山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还受季节性影响。

今年,各地出现罕见的寒冬低温,电动车“续航里程打折”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再加上电动车充电不像燃油车加油那样方便、快捷,不少纯电动车车主纷纷调侃自己是“电动爹”,并怀念起了燃油车。

此次召开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欧阳明高称,对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而言,高效热管理系统核心技术已经取得重要突破,这将使冬季低温环境下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损失,比现有车型降低2/3;新能源车的整车能效优化集成技术也取得突破,小型纯电动车NEDC工况测试百公里的电耗,已经接近10千瓦时;同时,充电体系建设与快充技术也在发展,“未来5-10年,白天可以用15分钟充满75%的电量”。

与此同时,燃油车的使命并未结束。

“据新技术路线图预测,在目前技术没有巨大抬升的情况下,得到2035年,才能达到一半燃油车、一半新能源汽车的局面。”王秉刚认为,中国地域广阔,地理、气候、道路造成使用环境复杂,需要多元化的汽车技术和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另外,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国内的交通能源仅靠电是不安全的,而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仍旧可以利用。伴随燃油车碳排放技术的成熟,油电混用车辆将成为过渡选项,短期内全部转为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不足。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但燃油车也非洪水猛兽。”王秉刚强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